|
焊接鋼管的焊接工藝鋼材及焊接材料 焊接前必須查明所焊材料的鋼號,以便正確地選用相應的焊接材料和確定合適的焊接工藝和熱處理工藝。 鋼材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專業技術標準)、進口鋼材符合該國國家標準或合同規定的技術標準。 焊接材[焊條、焊絲、鎢棒、氬氣、氧氣、乙炔氣(電石)和焊劑]的質量符合國家標準(或相關標準)。 鋼材、焊條、焊絲等均應有制造廠的質量合格證。凡無質量合格證或對其質量有懷疑時,應按批號抽查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焊條、焊絲的選用,應根據母材的化學成分、機械性能和焊接接頭的抗裂性、碳擴散、焊前預熱、焊后熱處理以及使用條件綜合考慮。 同種鋼材焊接時,焊條(焊絲)的選用,一般符合下列要求: 焊縫金屬性能和化學成分與母材相當。 工藝性能良好。 異種鋼材焊接時,焊條(焊絲)的選用,一般符合下列要求: 兩側之一為奧氏體不銹鋼時,可選用含鎳量較高的不銹鋼焊條(焊絲)。 兩側鋼材均為非奧氏體不銹鋼時,可選用成分介于二者之間或合金含量低的一側相配的焊條(焊絲)。 鎢極氬弧焊用的電極、宜采用鈰鎢棒,所用的氬氣純度不低于99.95%。
氧-乙炔焊所用的氧氣純度應在98.5%以上。乙炔氣純度應符合GB6819-86《溶解乙炔》的規定。如以電廠制備乙炔氣,電石應有出廠證明書,其質量可采用檢查焊縫金屬中的硫、磷含量(按被焊金屬標準)的方法來確定;用于焊接的乙炔氣,應進行過濾,未經檢查或雜質含量超過標準的電石,不得用于受監部件的焊接。 埋弧自動焊用的焊劑應符合有關標準技術要求。 焊前準備 焊口的位置應避開應力集中區且便于施焊及熱處理,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鍋爐受熱面管子焊口,其中心線距離管子彎曲起點或汽包、聯箱外壁以及支吊架邊緣至少70mm,兩個對接焊口間距離不得小于150mm。 管道對接焊口、其中心線距離管子彎曲起點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徑,且不小于100mm(焊接、鍛制、鑄造成型管件外),距支吊架邊緣至少50mm,兩個對接焊口間距離不得小于管子的直徑,且不得小于150mm。 管接頭和儀表插座一般不可設置在焊縫或熱影響區內。 筒體的對接焊口,其中心線距離封頭彎曲起點不小于壁厚加15mm,且不小于25mm和不大于50mm。 帶有縱向焊縫的筒體和封頭,相鄰兩縱向焊縫的距離應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焊接管的管孔應盡量避免開在焊縫上,并避免管孔焊縫與相鄰焊縫的熱影響區相重合,如必須在焊縫上及附近開孔時,應滿足以下條件: 管孔兩側大于孔徑且不大于60mm范圍內的焊縫應按表8.0.3的要求,經無損探傷檢驗合格。 孔邊不在焊縫缺陷上。 管接頭需經焊后熱處理消除應力。 |
